某门课程的触发下,忍不住在周记记录里面写了点暴论发泄一下。 然而越写越觉得确实如此,实在有点可悲,也更加想要放出来倾诉一下
然而因为各种杂事加上自己的懒惰,硬是拖到了第二年才放出来,但觉得新年第一篇文章就写这种消极暴论实在不太好,于是还是改回了在 OneNote 写这篇记录的时间
有时实在感到迷惑,当我们学一门课程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学什么。
首先,怎样才算是学了一门课程呢?选上某门课程并且通过,看起来就算是已经掌握了某门课程,然而,我本科期间修过的不少课程,可能还有些取到了非常不错的分数,但我自认为是没有学会这门课的,甚至某些情况,我可能什么知识都没有学到,什么收获都没有,仅仅只是拿到了学分而已。
这样的分数有什么意思,实在不明白,更不明白的是,这些反映不了什么的分数在校园生活中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评优评奖,保研推免,出国留学,考公编制,甚至某些单位的工作都需要看你的成绩,看你的绩点,看你的排名。就这样,我们往往就要为这些没什么意义的成绩卷个你死我活。
一门课,有没有学到知识,是否掌握了其中的核心能力和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至于学了多少,学得好不好,这些其实都很难衡量,也是很主观的。想起大三修的软件体系结构这门课,基本上一节课都没有听过,平时也没有任何的作业,就一个期末的开卷考试,最终凭借着抄书拿到了 89 分,按照这个分数,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事实上,我已经完全想不起来这门课讲的是什么,考的是什么。
所以分数能够说明什么呢?无非就是在某次考试或者某次展示上面拿到了好的成绩,并不一定反映了你的真实水平。当然实力足够强的人,或者是为了卷而做了足够多准备的人来说,即使是每一次考试都能拿到好的成绩。这个足够多的准备,就包含了为了考试而进行的超级全面细致的考试,包括课本或者 ppt 中一些非常细节,非常边角的内容,生怕自己遗漏了这些内容也丢了分,从而不能满绩,尽管这些知识真的很冷门,也很无用 (这也是我以前经常会做的事情) 。
很好奇,为什么课程的成绩不能够以是否通过来衡量呢?我学一门课,学会了,或者学到了足够的内容,就可以通过,学不会,或者没学够,就不通过。不过这样也就丢失了区分度,你学了全部,他学了一半,大家都只是通过,未免自己也会觉得有点不爽。但其实又很奇怪,为什么会不爽,区分度为什么一定要存在呢,大家都通过了这门课,又有什么问题,你比他学到了更多,掌握到更多知识,你赚了;他可能能力有限,有部分内容就是掌握不了,也可能是他只需要部分的知识,就足够他使用了,学多反而浪费。这样给个分数来增加区分度,没什么意义。
为什么需要成绩来作为区分度,我觉得还是因为很少可以让自己知识或者能力真实地反映出来的机会。我学习能力比较好,知识储备比较丰富,代码能力也比较强,那又怎么样呢?没有机会展示,也没有人知道。因此,只能通过做题,通过考试,通过成绩来展示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学得好,尽管这其实只能够证明自己拿好成绩的能力更强。但即使这样,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好。
另外,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就是课程的先修课程。通常我们选课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关心这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什么,事实上开这门课的老师也不关注。因此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单纯列出这门课的前置课程有什么,看看大家有没有修过。
然而前置课程需要到一个怎么样的程度呢?仅仅修过这门课并且勉强通过的程度够不够,还是需要中等一般的水平,还是需要掌握到优秀的程度。没说,确实也不好衡量,而且往往老师认为你掌握的程度,与实际上大多数人的水平是有着挺大的落差的。
想起在修微机接口的时候,老师经常问的问题就是:这个东西有没有学过,在计组/计网里面的 XXX,然后下面基本都没有人可以回答上来,可能是真没学过,但更多是学过但是没有学好,或者已经忘了。
现在对于成绩的态度,说是及格就行,课程能过就行,分数没什么意义。说是这样说,但真的来个六七十分,真的不会觉得难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