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双十一购物节这个概念已经诞生了这么久,然而现在都双十一似乎也越来越没有购物节的氛围,优惠没感觉到多少,基本提不起购买欲。
对我来说,现在已经换了种方式参与双十一,从过去提前一个月参与各种活动拿红包然后准点下单,到现在工作为双十一大促赶需求和做保障,真的颇有感概。
以前的双十一,确实能有优惠,虽然优惠不大,也是实打实的。也正是这些优惠的存在,给予了当时还是学生的我一个购物花钱的理由和机会。有什么想买的都可以接着双十一这个机会来购买。
大一那年买了个 kindle,大二买了双鞋和电动牙刷,大三买了个骨传导耳机,大四那年换了台笔记本。真的到了双十一,就突然有了个理由,可以去买一些自己以前想买的东西,尤其是学生阶段的自己其实还没自己的收入,没有属于自己可以随意支配的钱。消费就更需要一个理由。双十一就是一个很好的给自己和给家人购物的理由。
最早期的双十一,直接就给你降价优惠,给你发消费红包,消费者是真的能够实打实地体现到优惠。双十一当天随便点开淘宝都能发现相关优惠并被吸引到。
然后搞跨店满减,买多了才能优惠。但是不同商品满足的满减条件又不一样,变得需要各种拼凑计算,宛然成为数学题。算来算去要买什么东西,加起来买多少钱,要不要和别人凑单。
然后开始搞预售,把双十一周期拉长,订金抵双倍这种。也算是有那么一点优惠,就是要等一等。
接着还搞组队 pk,逼迫人每天去转发链接,pk 赢了才能拿那点点红包,pk 输了还会红包清零。第一年还能和几个好友每天拉人 pk,然后最后也就拿到了几十块红包。第二年看到还出了类似的活动,简直觉得去年的自己是个傻逼。
最后,今年的双十一还是基本什么都没买,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确实没什么优惠,另一方面也是自己确确实实没有什么很需要的购物需求。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已经开始工作,有属于自己可以支配的钱,不需要再为购物找原因和理由。
但是作为利益相关方,还是希望双十一能够大卖,大家也真的有钱能够消费吧。